2017年5月1日

賽事心得:2017/4/30,TST鐵人兩項錦標賽(新北站)

兩個月前,表弟問我要怎麼訓練鐵人兩項,因為他報了一場,我給他基礎課表,也陪他慢跑一次,並提醒一些注意事項後,他又問要不要一起?

那時我正在做膝傷復健後的訓練,等於是砍掉重練,從零開始,考量比賽強度可以放緩,也可以順便驗收訓練的成果,自己報了名,也推三弟一起報了。


三鐵玩了13場後,這是第一次玩兩鐵,分段依序是路跑5K,自行車40K,路跑5K。看起來是比標鐵輕鬆許多(事實上也是),加上這算是傷後的第一場比賽,所以提醒自己一定要控制強度在有氧區間,避免漸上軌道的訓練計畫再次因傷打亂。

前面提到砍掉重練,那可是貨真價實從零開始。第一次跑步只跑了700公尺,接下來從跑五分鐘開始,一週增加五分鐘跑量上去,比如說這週跑兩次,每次五分鐘,下週也是跑兩次,每次跑十分鐘,仔細去感覺每次跑步時的動力連結,使用的肌肉是否正確,跑完後也小心呵護雙腳。騎車也是在訓練台上,從騎十分鐘開始慢慢加上去。

陸陸續續也看了三個物理治療師,復健診所進出無數次,這有機會也可以專門寫一篇文章來紀錄一下。

比賽完後,我最在乎的不是成績,而是科學化的數據,是否有落在自己設定範圍,結果真的讓我非常滿意。

來看幾張圖表:
第一段跑步:速度控制得非常穩定,心律也維持在我的有氧區間,步幅/步頻/移動參數也都控制得很好。

第二段的騎車:整段路都是平面,速度很好控制,容易維持穩定,但因訓練量小,後段較為吃力,為了維持轉速,退檔減速。轉速控制得很好,心跳也比跑步時還慢一些,來到155,完全的省力有氧狀態。

最後的5K路跑:速度依然維持平穩,不過因為心律漂移的關係,心跳比前兩段都要來得快,其他相關數據也是維持平穩,就是進終點前的一小段路還是興奮得稍微加快速度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久未比賽,也沒練習轉換,以前常在路跑階段出現的抽筋或是瀕臨抽筋的現象,這次完全沒有出現,除了強度控制得宜,推測應是臀肌喚醒之後,不論騎車跑步,用了更多屁股的力量,大腿的負擔也因此少了一點,事實上連小腿的緊繃感也比以前輕微多了。

期望接下來五個月的訓練也都能順利進行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