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車佔掉美國人生活的一大部分,當然也有很多機會需要和路上其他的車子溝通。
舉例來說,美國很多路口不設紅綠燈,僅設置STOP SIGN,到路口時需完全停車,確定安全後再繼續行駛,如果每個路口都有車子,當完成車輛停止動作後,就先到先行,每個路口輪流,一次一台車開走,但很多時候會遇到大家差不多時間到達路口,那怎麼辦? 應該誰要先走呢? 這時候"禮讓"的動作出現了,一定會有駕駛示意讓別的路口的車先行,通常動作是手挽擱在方向盤上,手掌做出順時針旋轉的動作,第一台車開走了,接下來大家就陸續行動。
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,其他車道的車輛叉進你的前面,而那輛車的駕駛意識到有妨礙到你,因為可能距離太近,你必須要踩剎車才能讓他進來,這時候他會揮手致意,這就有各種變化了,普通的是右手掌舉過肩揮兩下,或是有的人會帥氣的亮出兩根手指,從眉間揮出,類似敬禮的動作,我還看過一種是,手握拳緩緩上升,過肩膀時再打開手掌,不管怎樣,你很容易就能明白他在對你致意。
這就是一個奇檬子的問題,就像走在路上,有人會跟你說"不好意思,借過一下"一樣,這樣讓你咖進來,我心裡也覺得舒服多了。
當然也不是每個駕駛都這麼好脾氣,有一次我左轉時併線太急,檔到左線車道後面的車,他先是狂按喇叭,然後開到我旁邊,對我比中指,然後就開走了。
其實這邊很少人按喇叭,大約一個禮拜我才聽的到一聲喇叭,真的很神奇。
這邊的人開車觀念很進步,守法且互相禮讓,相比台灣還有很多進步空間。
舉例來說,塞車時如果要變換車道,在台灣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,一定要各憑本事,還要夠兇狠,不然後面的車會不斷往前擠,好像被你叉進來會少一塊肉一樣;在奧斯汀,只要方向燈一閃,你放心,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變換車道成功,甚至後面的車還會完全停止,示意你併進來,今天我讓你,明天你讓他,接著他讓我,互相禮讓,成了一個良善的循環,開起車來很舒服,開車的心情也會好很多,當然,也更安全。
Reco發現,我最近開車手勢也變多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